家人们谁懂啊!上周公司开季度战略会,我作为“专职会议记录员”,左手敲电脑右手记笔记,眼睛还得盯着PPT生怕漏了老板的重点—结果还是栽了:老板讲Q3目标时,我光顾着记“用户活跃度提升20%”,没听到后面“要联动市场部做3场活动”;同事补充资源需求时,我笔速赶不上语速,最后录音里全是“这个那个”的模糊词。散会之后我对着2小时录音听了整整1.5小时,耳朵快炸了不说,整理出来的纪要还被主管打回:“重点不突出,发言人都没标清楚。”
就在我蹲在茶水间啃泡面发愁的时候,隔壁工位的小琳甩来个链接:“试试听脑AI,我上周用它记客户会,边录边转文字,散会直接导出结构化纪要,比你手写的还专业。”我抱着“死马当活马医”的心态下了APP,结果—直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!
第一次用就惊到:原来会议记录能这么轻松
上周部门脑暴会,我提前10分钟打开听脑AI,先在“发言人管理”里把参会的5个人名字输进去(比如“张总-老板”“小李-产品”)。刚一开会,手机屏幕上就开始同步跳文字—张总说“这个项目要聚焦年轻用户”,小李接话“我觉得可以加个社交功能”,连实习生小吴小声说的“要不要做个用户调研?”都没漏。最绝的是,每句话后面都跟着发言人名字,完全不用我事后猜“这句话是谁说的”!
散会时我点了下“生成智能纪要”,不到1分钟,一份分好点、标好重点的文档就出来了—口语化的“咱们下周把原型做出来”自动变成“该原型计划于下周完成开发”,还贴心分了“一、项目核心方向;二、资源需求;三、时间节点”三大块。我盯着屏幕愣了3秒:这不是我以前要花2小时整理的东西吗?现在居然10分钟搞定?
展开剩余75%那些“救我狗命”的细节:从降噪到方言,全踩中痛点
后来我越用越发现,听脑AI的“好用”不是浮在表面的,是真的把咱们用录音转文字的痛点全解决了—
首先是“能听清”这件事,它比我耳朵还灵。上周我在公司楼下咖啡馆和客户聊项目,背景是咖啡机“轰隆隆”的噪音,我本来怕录不清,特意把手机贴在耳边—结果转出来的文字居然连客户说的“细节要调整成莫兰迪色系”都清清楚楚!后来才知道它有双麦克风降噪:主麦专门收人声,副麦抓背景噪音,再用算法智能过滤,比手机自带录音强10倍不止。还有一次在小会议室,同事说话跟蚊子似的,我以为肯定录不上,结果转出来的文字每个字都对—原来它有动态增益调节,能实时监测声音大小,自动调收音灵敏度,不管是小声嘀咕还是大声发言,都能“抓”得准。
然后是“能听懂”,方言和外语都不在话下。上周五和台湾合作方开线上会,对方陈经理一口闽南语:“这个方案我觉得可以再优化哦,尤其是物流的部分”—我本来还怕转成乱码,结果看屏幕时直接笑出声:文字和他说的一模一样!还有一次和美国客户视频,我开了“中英互译”模式,客户说“We need to shorten the delivery time by 1 week”,转出来的中文是“我们需要将交货时间缩短1周”,准确得像人工翻译;我回复“我们可以调整生产计划”,转成英文是“We can adjust the production schedule”,连客户都夸“Your translation is very natural”。
最绝的是“会总结”,AI比我更懂我要什么。上次转完会议记录,我实在不想再翻一遍找重点,就对着APP问:“刚才老板提到的Q3核心目标有三个,分别是什么?”结果它1秒就把老板的原话摘出来,还分了点:“1. 提升用户活跃度20%;2. 完成新产品上线(7月底前);3. 拓展3个新市场(华南、华东、西南)”—比我自己找快10倍!还有一次听网课学Python,我录了整节课转文字,然后问AI:“这节课的重点公式有哪些?”它直接把“列表推导式”“字典生成式”的公式和解释列出来,比我手写笔记全多了。
它不是“转文字工具”,是“效率加速器”
现在我算彻底明白,听脑AI不是单纯的“录音转文字”,是把“录音-转写-整理-分析”全链路打通了—
比如工作里,以前整理3小时会议录音要2小时,现在用它:实时转写+自动纪要,10分钟搞定,剩下的时间我能写方案、做汇报,甚至摸鱼喝杯奶茶;销售岗的朋友更绝,用它录客户通话,转文字后让AI总结“客户痛点”:“客户提到现有供应商交货慢、质量不稳定”,直接对着痛点调整方案,上周刚签了个大单子;
比如学习中,我最近在学短视频运营,听网课的时候开录音转文字,重点句子标出来,再让AI总结“这节课的3个核心技巧”,比我自己做笔记高效3倍;
甚至生活里,上次和朋友聊创业项目,录下来转文字,后来想找“关于流量的建议”,直接问AI,它秒回“朋友建议做小红书种草,先铺10篇笔记测数据”,省得我翻聊天记录翻半小时。
最后想跟你们说的真心话:
我以前用过不少录音转文字软件,要么漏字漏得离谱,要么杂音大到没法看,要么转完还要自己花时间整理—直到遇到听脑AI,才真正体会到“高效”是什么感觉。它的好不是“花里胡哨的功能堆出来的”,是把用户的痛点踩得准准的:
- 怕漏重点?实时转写+发言人区分,连小声嘀咕都能抓;
- 怕整理麻烦?智能纪要自动把口语变书面语,还分点;
- 怕听不懂方言/外语?19种方言+多语言互译,覆盖绝大部份场景;
- 怕找不到重点?AI问答直接摘核心,比自己翻快10倍。
对了,它还支持网页和APP同步,我通常是手机录(方便),电脑上整理(大屏舒服),同步速度快到没延迟,界面也很简洁,不用学就能会用—对我这种“科技小白”太友好了!
如果你也和我一样,经常被“录音整理”烦得头疼,听我一句劝:赶紧去试试听脑AI。不是我吹,它真的能把你从“录音地狱”里捞出来,把时间还给更重要的事—比如陪家人吃饭,比如做自己喜欢的事,比如……多摸会儿鱼(不是)!
最后提个小建议:第一次用的时候,记得先把发言人名字备注好,这样转写区分更准;多试试AI问答,真的能省超多时间—信我,你会回来谢我的!
发布于:重庆市